舌尖上的记忆——炸馓子
时常想起小时候母亲给我们做的炸馓子,香甜酥脆,回味无穷。
那时候,一年到头,只有我们兄弟姊妹谁过生日的时候,母亲才会用白面做一次面条,我们老家叫热汤(热汤面)。只有过年的时候,才能吃上蒸馒头、包饺子,平日里能吃上玉米面饼子的就算生活水平高的了。从我记事起,玉米面饼子就是就是主食,没有吃过高粱。虽说人口多,但父亲长年在外,跟一个建筑队在东北给人盖房子,挣的钱每年交一部分给生产队买工分,剩下的就是贴补全家人的口粮,在村里也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。
我有一个本家的姑姑,家也是本村的,姑父是一名小学老师,因家里人口多,姑父的工资也都买了粮食,维持一家的生活。高粱要便宜一些,他们家是舍不得常年吃玉米的。那时,我常到姑姑家去玩儿,看到表弟表姐拿一块高粱面的饼子,吃的很香,姑姑就从挂在堂屋房梁上的饼子蓝里给我也拿一块。红高粱面的凉饼子一口咬下去一个白茬儿,但我觉得比玉米面的好吃。后来母亲知道了,她没有责备我,说下次再去带上一个玉米饼子,和表弟换着吃。到我长大一点才明白母亲的用心。
那时,农村的孩子吃不到什么零食,一块粗粮饼子、一块红薯就算零食了。漫长的冬天,母亲为了给我们解馋,在冬天里会给我们炸上两次馓子,就当给我们改善生活了。炸馓子要用鸡蛋和白糖一起和面,这样炸出的馓子才酥脆香甜。揉好面团,先要在盆里醒一下,然后擀成薄薄的面皮,再用刀切成菱形块,在菱形面片的中间刺上一刀,将菱形面片的一角从中间的裂口处穿过,再两头一抻,馓子就做成了。待锅中的油温上来,把做好的馓子一个一个放入油中,用筷子一拨,馓子就浮了起来,翻上几次金黄的馓子就可以出锅了。因为兄弟姊妹多,每次炸完馓子母亲都给我们分好份,母亲看着我们吃得香甜,脸上挂着幸福的微笑。
我到市里工作后,从2000年换了大房子,每年的春节都接父母来和我们一起过。记得有一年,我跟母亲说想吃她炸的馓子,母亲很高兴,给我们炸了一次,爱人和女儿都说好吃。于是,我就跟她们讲起小时候母亲给我们炸馓子的往事,母亲脸上依旧是幸福的微笑。
11月份的时候,因疫情封控在家,爱人提议做一次炸馓子,还专门从网上查了查,说网上说的馓子是那种面条状的,我们做的这种应该叫炸麻叶。我也查了一下,网上说的炸麻叶与母亲做的馓子还是不同,炸麻叶就是炸的薄薄的面皮儿,上面撒些芝麻。
我和爱人一起合作,还是按照母亲的做法去做,炸完后,虽然品相不是太好看,火候掌握的也不是很好,但吃起来还是蛮酥脆的。女儿拍了张图片,发到了朋友圈里,被小区门口的一个小保安看到,打趣地回复了一句:“我已经几天没回家了,能投喂点儿吗?”这个小保安平时见到外孙淘淘总是逗他玩儿,淘淘也很喜欢这个小舅舅,每次到小区门口都要打声招呼。虽说是开玩笑的一句话,爱人却说,疫情期间他们也真是辛苦了,正好要下楼,便装了一袋,顺便拿了点儿水果给小保安带了过去。#头条创作挑战赛#?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mingfeixc.com/27102.html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